近期,2023年财政预算报告草案公布,有哪些亮点?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一问:财政支出强度如何?广义财政支出继续加力,主由收入、财政“余粮”及赤字支撑

2023年财政收入预期修复与稳增长诉求较强下,广义财政预算支出强度提升,一般财政、政府性基金支出均有加力。2023年广义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9%,较2022年的3.1%增长近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维持较高强度、同比5.6%,除了收入改善外,中央财政调入资金与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结余等亦对支出有较强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6.7%,主要由新增专项债与中央政府性基金结转收入支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收入改善与财政“余粮”对财政支出形成支撑,使得2023年赤字率仅小幅提升。2023年目标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3.88万亿元;其中,赤字扩张缘于国债相较2022年增发5100亿元至3.1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承压下,地方新增一般债额度维持7200亿元不变,新增专项债额度较2022年提升1500亿元至3.8万亿元;债务额度分配更注重优化,向债务压力小、项目成熟且在建项目较多的东部地区进一步倾斜。

二问:财政重点支持领域?保障民生的同时,加大投资和科技产业等财政支持

保障民生的同时,稳投资、促产业发展为2023年财政支出的发力重点。相较于2022年的主要财政政策,当前财政支出政策将扩大内需置于首要位置,稳投资、推动产业发展为重要抓手。2023年一般财政预算支出中,社保就业支出维持较高强度、同比增长7.1%,高于总体一般财政支出增速5.6%;同时,基建类支出进一步加力、同比增长3.6%,较2022年提升近2个百分点;推动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2%,较2022年提升超1个百分点。

政府性基金支出加大对基建类项目支持,重点支持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及新基建等领域。2023年专项债投向领域拓宽,新增能源基础设施及新型基础设施,用作资本金领域新增新能源、煤炭储备、产业园区等领域;2023年1-2月地方新增专项债超七成投向基建类项目,重点支持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的市政产业园项目、及新基建领域的轨道交通项目,专项债用作资本金重点投向交通建设类项目,约八成专项债资本金投向铁路、收费公路、轨交等项目。

三问:政策的节奏与持续性?财政发力明显前置,“准财政”等续力保障持续性

2023年财政发力明显前置,且加快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2023年春节后,首次国常会与各地“新春第一会”即聚焦年初经济工作,重点强调“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加速项目开工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等。2023年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8270亿元、发行进度达21.8%,伴随着专项债资金加速发行落地,稳增长相关的工程项目节后开工近九成,水泥、沥青等类高频指标亦映射基建落地加快。

作为预算内财政重要补充,政策性银行与央行协同,或进一步发挥“准财政”作用。参照2022年经验,2023年新增专项债或也在上半年发行完毕,下半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及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信贷等“准财政”资金或可延续、助力稳增长;此外,截至2022年底,各地专项债结存限额或仍可依法盘活,但具体使用空间可能受到剩余限额地区分布不均等影响。除财政支出政策外,税收抵减与财政贴息等政策灵活精准,亦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