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第一,央行对于当前问题的定性较为充分,困难和挑战对应更加积极的政策基调。在7月政治局会议的基础上,央行进一步指出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民间投资信心不足、部分行业生产线外迁、地方财政压力加大等国内问题,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基调,央行明确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

第二,物价涨幅大概率已处于年内低位,微观主体通胀预期有望企稳。央行正面回应了通缩问题,表示当前、下半年和长期来看都不存在通缩或通胀基础,未来CPI和PPI均有望回升。CPI企稳有利于居民预期和信心恢复,PPI同比向上则可能是确认企业盈利底的重要信号。全年较为温和的国内通胀水平,也对应货币政策有较大发力空间。

第三,“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并不意味着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形成约束。首先,货币政策的总体定调依然是“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对应国内经济增长更加优先。其次,人民币汇率长期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积极的货币政策有望带动各项宏观政策发力,从而推动经济均衡复苏,有助于保持汇率稳定。再者,央行稳汇率工具储备充足,有能力对冲汇率贬值压力。

第四,贷款和存款利率可能都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贷款利率方面,我们预计8月21日1年、5年期LPR可能对称下调15bp,实际贷款利率有望继续下行。存款利率方面,保持合理利润和息差水平对于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增强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多项因素造成银行资产端收益下行,对应存款利率可能再度下调。

第五,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既有增进空间,又可最大程度实现“缓退坡”。二季度央行增加长期性工具额度,多项阶段性工具使用进度加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期至明年末,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延期至明年5月。已退出工具的存量资金可展期,最大限度实现“缓退坡”,金融机构短期内不必担心工具退出所造成的流动性收紧。

第六,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当前三大防风险领域分别是地方债务、中小机构、房地产,央行均明确了相关部署。对于地方化债,货币政策能提供的金融支持一是降低利率中枢,为债务发行节约成本。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冲地方债展期、新增债发行造成的流动性收紧。以上两点都可能触发央行动用总量工具,未来降准、降息可期。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美联储超预期紧缩,地缘政治风险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