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公布了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及投诉热点分析。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5,365件,解决497,142件,投诉解决率80.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064万元。

根据投诉性质,售后服务问题占36.77%,合同问题占23.68%,质量问题占19.04%,价格问题占4.74%,虚假宣传问题占4.21%,安全问题占2.81%,假冒问题占1.35%,人格尊严问题占1.20%,计量问题占0.70%,其他问题占5.50%。


【资料图】

投诉热点主要涉及旅游出行、演出票务、教育培训、家装建材、直播等行业和领域。

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售后服务、价格问题投诉比重上升较多,合同、质量问题投诉比重下降明显,其余类投诉变化幅度较小。

在具体服务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培训服务、住宿服务、美容美发。

近年来,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成为不少商家宣传和营销渠道,消费者在直播间“激情下单”后,也遇见了各式各样的售后问题。

一是短视频“低价引流”,部分经营者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超低价宣传广告,诱导消费者到店消费,随后以各种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并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等;二是直播间销售珠宝骗局屡现,商家利用直播销售无法现场查看、消费者决策时间短等特点,诱导消费者陷入“赌石”骗局;三是直播间随意虚构夸大商品原价。

中消协公布的案例称,一位消费者王女士向上海市杨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反映,2023年1月,她在某平台直播间花费4000元购买了一款主播推荐的翡翠手镯,直播间宣传为“缅甸翡翠”,王女士实际收到货后发现手镯有裂痕,且经检测为人工合成材料,与宣传严重不符,她立即联系入驻商家要求退货遭拒。杨浦区消保委收到投诉后,立即与平台和入驻商家联系,入驻商家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因直播商家夸大原价而受骗的消费者也不胜枚举。一位经常通过直播平台购物的陶先生向记者表示,他曾经购买过一款商家宣传“买了就不用上班,转手一卖赚几百万”的手表,花了大几百块购买,结果在儿子的提醒下才发现原价只要不到一百。

截至8月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有33093条关于“直播虚假宣传”投诉信息。其中“玉石”“黄金”“虚假宣传”“货不对版”“手机卡”等成为投诉高频词。

对此,中消协建议相关部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加强对直播带货、短视频平台商家的监督管理。有关平台应当主动补齐在落实主体责任和对平台内商家约束管控方面的短板,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李轩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