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周观点: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下降7.5%,进口下降4.5%,贸易顺差收窄16.1%。我国5月出口增速的超预期下行主要是受三方面的共同影响:一是去年5月国内疫情高峰期过后,低基数因素明显消退;二是在全球货币政策急剧紧缩的背景下海外需求疲软,近期其他亚洲主要经济体出口额的持续下滑也印证了这一点;三是前期积压的需求充分释放后,新增订单难以为继。在海外高利率环境导致外需低迷以及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面临的下行压力在短期内可能难以明显缓解。另一方面,我国5月CPI同比上涨0.2%、PPI同比下降0.9%,物价指数保持低位运行表明我国内需仍然不足。在内外需求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扩大内需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力提效。近期,财政系统正组织申报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预计基建投资将继续发力。此外,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我国政策空间充足,下一步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这表明货币政策还将继续发力。6月8日,六大国有银行共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这为央行降息提供了空间,在居民中长贷走弱、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以及企业融资需求回落的背景下,不排除再次下调LPR的可能。预计,下阶段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仍将集中在大宗消费、基础消费以及基建投资上,7月份政治局会议的部署值得期待。海外方面,美国5月ISM非制造业指数意外降至50.3,创2023年新低,再加上美国ISM制造业指数已连续7个月萎缩,美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与美国相比,欧洲经济面临的风险更为严重。在欧央行货币政策保持紧缩的同时,多项数据表明欧元区经济的衰退风险正在加剧,如:欧盟统计局8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在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萎缩0.1%后,欧元区经济已进入技术性衰退;欧元区综合5月PMI终值降至52.8,为三个月以来的低点。整体来看,外围市场仍然动荡,尤其需警惕欧元区进入实质性衰退的风险。

国内热点:一、我国5月CPI格同比上涨0.2%,PPI同比下降4.6%。二、我国5月进出口增长0.5%。三、金融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四、央行行长易纲:加强逆周期调节。

国际热点:一、美国4月贸易逆差升至746亿美元。二、欧元区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三、欧元区5月综合PMI终值降至三个月低点。

上周高频数据跟踪:上周国内主要股指普遍下跌,上证指数上涨0.04%,收报3231.41点,沪深300指数下跌0.65%,收报3836.70点,创业板指下跌4.04%,收报2143.01点。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持续升温;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