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核心结论:2023年非常类似2019年,在股市估值跌到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政策方向发生较大变化,虽然高频的经济数据尚未改善,但股市提前企稳。在企稳初期,我们观察到的大部分板块都是涨估值。其实不只2019年,每一次牛市初期都和2019年有些类似,比如2008年底-2009年中、2012年底-2013年中。如果把磨底阶段也加上,历史上熊转牛第一波估值修复大概可以持续两个季度,之后一般从Q2开始,指数和板块均会出现分化。熊市结束已经成为共识,熊转牛第一波涨估值,Q2验证利润,也正在成为共识。但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扰动、节后第一周指数震荡、外资和内资巨大的行为差异、中美关系等原因,投资者仍对市场存在担心。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2022年10月底相比2018年底,资者结构和板块估值分布更复杂。2018年熊市底部的时候,公募、私募、个人投资者等仓位均处在历史低位。但2022年10月底,公募基金仓位并没有下降太多。2018和2022年熊市底部的时候,全A整体PB状态较为类似,但如果看行业的话,偏差很大,2018年底,大部分一级行业PB分位数都在5%以下,而2022年10月底,只有10个一级行业PB分位数在5%以下。但我们认为这种差异大概率只会影响上涨速度和过程,不会影响结果,熊转牛第一波上涨可能还未结束。

(1)估值、盈利所处阶段与2019年非常类似。我们在2022年年度策略中提示,2023年非常类似2019年,在股市估值跌到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政策方向发生较大变化,虽然高频的经济数据尚未改善,但股市提前企稳。

(2)第一波上涨之后的三种结局:2009、2013、2019。2019年的指数快速上涨阶段主要是1-4月中,如果把2018年Q4的磨底阶段也加上,历史上熊转牛第一波估值修复大概持续了两个季度。历史上,牛市第一年,随着估值的不断抬升,从Q2开始,投资者逐渐关注盈利的兑现,由此导致熊转牛的年份(2009、2013和2019年),前半年类似,但是Q2-Q4差异非常大。

(3)2022年10月底相比2018年底:投资者结构和板块估值分布更复杂。但是在一致预期偏乐观的背景下,指数上涨的速度并没有出现2019年Q1的不断加速。今年春节后第一周的波动,特别是外资和内资行为的偏差,也和2019年Q1有些不同。我们认为,投资者资金结构和估值的差异,导致这一次股市上涨中,虽然整体买入力量大于卖出力量,但不同投资者和不同板块的买入卖出力量差异较大,所以指数上涨的速度比2019年Q1更慢。

风险因素: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