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比2022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3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三项变化最明显:一是形势判断上,认为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内生动力不强。二是发展目标层面,更重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内生动力、改善社会预期,以及高质量发展,而对扩大内需、稳增长、稳物价等的重视程度相对下降。三是政策排序层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超越扩大内需(包含财政与货币政策)上升至第一位。

1.形势判断: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2.发展目标:要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3.六项重点任务排序:一是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恢复和扩大需求;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四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五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六是民生、就业、安全、电力、农业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等。其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升至恢复和扩大需求(包括财政与货币政策)之前排列第一位,是最为显著的变化。

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内容:既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5.恢复和扩大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合力。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6.内生动力来源: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7.防范化解风险:要统筹做好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继续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