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事件:

6月13日,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至1.9%。

超预期的降息,或旨在提振市场信心,或带动MLF、LPR等利率变动

超预期的降息,或旨在提振市场信心。6月13日,央行投放20亿元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至1.9%。回溯历史,近年7天逆回购利率变动日期与MLF利率同步进行。此次调降时点超预期,或体现稳定市场信心的迫切性。当前经济需求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内生动能有待增强,需要政策进一步呵护(详情参见《稳需求,时不我待》)。经验显示,逆回购利率调整,或带动MLF、LPR等利率变动。回溯历史,2019年以来,7天逆回购利率一共下调6次,其中,2019年11月下调1次,2020年下调2次、分别在2月和3月,2022年1月和8月各下调一次,及2023年6月。每次逆回购利率下调阶段,都对应当月MLF利率相同幅度下调,LPR利率下调幅度不定、近年非对称降息现象较为明显,例如,2022年8月中旬,7天逆回购、1年期MLF利率均下调10BP,而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调5BP和15BP(详情参见《“钱”要快点花》)。

降息提振信心的同时、助力融资成本进一步回落等,关注后续政策“组合拳”出台等

往后来看,LPR或仍有下调空间,引导融资成本回落、进一步刺激实体需求。现行LPR锚定MLF利率的框架下,LPR或仍有下调空间,带动融资成本进一步回落。流动性平稳宽松下,资金滞留银行体系的现象较为突出,微观表现为6月以来DR007利率中枢维持在1.8%的低位,银行间质押回购成交规模单日多在8万亿元以上;淤积在金融体系的资金后续或也需政策加强引导,加大对实体的结构性支持等。

稳增长货币先行,政策“加力”需要“组合拳”。资金“前置”带来投资增长与实际落地或存在“错位”,对需求的支撑或逐步显现。稳增长,只有“水”不够,还需要“面”,当前稳增长或面临项目资本金缺位、高质量项目短缺、地方债务约束等掣肘,后续还需关注财政端等主动释放需求措施出台及落地等(详情参见《什么掣肘了稳增长?》)。重申观点:当经济尚未企稳之前,政策全面转向的概率较低、流动性环境尚不具备收紧的宏微观基础。叠加“资产荒”等,债市或较难出现持续大幅调整,但需警惕高杠杆下的短期波动等(详情参见《债市,又到十字路口?》)。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