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核心观点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规模到达新拐点。1962-1973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量在2000万左右,在2000年人口增量下降到1000万以下,2019年下降到500万以下,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死亡人口1041万,人口减少约为85万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63年(7.51)到1978年(2.72)经历大幅下降,1992-2017年稳定在1.8左右,2021年已下降至1.1附近,已处于较低水平。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总和生育率水平较低,且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从人口的年龄分布来看,老龄化正在加剧。

中国人口下降的原因包括:第一,人口政策导致育龄女性减少,2022年中国15至49岁育龄女性人数比2021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至35岁的育龄女性减少近500万人。第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结婚率下降,导致人口出生人数下降,粗结婚率2005-2013年从6.3‰增长到了9.92‰,之后开始快速下降,2021年粗结婚率下降至5.4‰。第三,近些年中国女性的初次生育年龄逐渐增大,从2000年的平均24.1岁增长至2020年的27.5岁,高于美国27.1岁的水平,即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第四,较高的生活和养育成本降低了生育率。在生活成本中居住类开支占有较大比重,中国的住屋支出占比在主要国家中排名居前,居民生活成本中购房及房贷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支出占据较大比重。第五,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就业不确定性以及对健康的担忧,是生育率下降的短期因素,其影响将逐渐减弱。

本文运用Leslie模型基于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等变量和当前的人口特征,按照生育率低、中、高(分别为1.05、1.16、1.85)三个方案,预测了2026-2066年中国人口总量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高生育率假设下,人口总数在2036年达到14.79亿的高峰后逐渐下降,在2066年降至13亿,劳动人口在2066年下降至7.2亿,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56年达到32%高点后开始下降,人口的平均年龄在2015年上升至46.57岁。在中生育率假设下,2066年人口总数降至10.28亿左右,劳动人口降至5.6亿。在低生育率假设下,2066年人口总数降至10亿左右,劳动人口降至5.3亿,65岁以上老人的占比上升至接近39%,人口的平均年龄从当前39岁上升至54.45岁。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测算变量出现重大变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