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广东、湖北、河南等地多个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市场对于降息(调降MLF或者LPR利率)猜想再起。

开年以来持续横盘的10年期国债打破沉寂,利率降至2.84%。如何看待当前市场降息预期,后续能否如期兑现?我们从四个角度给出判断,认为当前降息概率不高。

历史经验角度,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不必然跟进降息。

以2022年为例,2022年存款利率下调,一次在4月,另一次在9月。2022年4月,国有大行等下调存款利率,随后5月仅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调,并未实施全面降息。同年9月,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央行没有进行降息。本次下调存款利率是局域性的,并不是普遍性。当前银行公告显示,下调存款利率的银行主要是城商行和农商行,国股行并未跟进。

地产链修复角度,降息锚定地产,当前地产仍在修复趋势,降息必要性不强。

中国实体经济当中,融资需求体量大且对利率高度敏感的部门无疑是地产。正因如此,作为常规的货币政策,降息操作,实际上锚定房地产部门景气度。当前地产持续修复,地产链销售数据有明显好转。1-2月地产销售同比降幅收窄至-3.6%,一季度居民信贷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显示当前地产销售明显改善。更为重要的是,所有地区中对房贷利率最敏感的当属高能级城市。目前数据显示高能级城市地产销售快速放量,甚至部分热点城市房价有回升迹象。从地产现实运行状况来看,当前降息必要性不强。

银行净息差角度,当前净息差压缩空间有限,银行端降息意愿不强。

调降贷款利率,将进一步压缩银行利润空间。目前银行整体净息差偏薄,尤其是农商行,过去三年净息差不断压缩,2022年末农商行净息差已经压缩至2.10%,较疫情之前(2019年末)下降了71个基点。

银行净息差下降空间本身就不大,更何况当前银行信贷持续放量。开年以来信贷总量扩张同时结构也在同步改善,此时银行更没有必要以下降信用端利率,故而银行端降息的意愿也不高。

推荐内容